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溶出试验仪使用前如何检查、使用后如何保养

溶出试验仪使用前如何检查、使用后如何保养

更新时间:2025-07-18点击次数:100
  溶出试验仪是评价药物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药物质量控制的准确性。规范的使用前检查和系统的使用后保养,是保障仪器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
 
  ​一、使用前的检查:确保性能达标
 
  使用前需从机械、环境和参数三方面进行系统性检查,避免因仪器异常导致数据偏差。
 
  1.​机械部件检查:
 
  ​转轴与溶出杯状态:目视检查转轴是否垂直无弯曲,溶出杯是否清洁无残留(尤其注意杯壁划痕或裂纹);用手轻轻旋转转轴,确认无卡顿或异常摩擦声。
 
  ​同轴度与水平度:用配套的同轴度检测工具(如激光对中仪)验证转轴与溶出杯的中心对齐度(偏差≤2mm);通过数字水平仪检测溶出杯的水平度(倾斜角度<0.5°),避免介质分布不均。
 
  2.​环境参数校准:
 
  ​温度稳定性:将温度探头插入溶出杯,待仪器运行10分钟后,确认介质温度达到37℃±0.5℃(药典标准);若温差>0.5℃,需检查水浴循环系统或温度传感器。
 
  ​转速准确性:设定转速(如50/100rpm),用光电编码器或激光测速仪检测实际转速,误差需控制在±1%以内(如设定50rpm,实测49.5~50.5rpm)。
 
  3.​耗材与配件检查:
 
  确认溶出杯盖密封圈无老化(否则可能导致介质挥发或污染);
 
  检查取样针是否通畅(无堵塞或弯曲),避免取样失败;
 
  验证自动取样器的管路连接紧密,防止漏液。

 


 
  ​二、使用后的保养:延长仪器寿命
 
  使用后的及时清洁与维护,可减少残留药物腐蚀和机械磨损。
 
  ​1.清洁与去污:
 
  立即倒出溶出杯内残留介质,用软毛刷清理杯壁和转轴表面的药物残留(禁用钢丝球或硬物刮擦,避免划伤);
 
  对于难溶残留(如缓释制剂基质),用中性清洁剂浸泡10分钟后冲洗,再用纯化水漂洗3遍,最后用无尘纸擦干。
 
  取样针需用注射器抽取纯化水反向冲洗,防止药液结晶堵塞;管路可用压缩空气吹扫残留水分。
 
  ​2.部件保养与存放:
 
  转轴和溶出杯需涂抹少量硅油(食品级)防锈,存放于干燥环境(湿度<60%);
 
  定期检查密封圈弹性,若发现硬化或裂纹需及时更换;
 
  长期停用时,断开电源并覆盖防尘罩,避免灰尘进入仪器内部。
 
  3.​定期深度维护:
 
  每月用标准转速校准仪验证转轴转速稳定性;
 
  每季度检测温度传感器精度(与国家二级标准温度计比对);
 
  每年联系厂家对机械结构(如轴承、驱动电机)进行全面检测。
 
  溶出试验仪的使用前检查和定期保养是保障数据准确性和仪器寿命的基础。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维护管理,可有效降低仪器故障率,为药物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